“十四五”期间中国航天的重头戏,无疑是空间站建设任务。承担着相关发射任务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面临新的挑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专家姜杰介绍,建造中国空间站需要长征系列火箭首次进行组合式发射。
与普通航天任务不同,空间站建设工程更为复杂、庞大,包括多次交会对接任务,这要求火箭必须实现“零窗口”发射,在计算好的发射时间点火升空。
“这对于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和长征七号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姜杰说,“这2型火箭都是低温动力的运载火箭,其特性要求火箭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分系统的射前工作准备要非常可靠,在发射窗口之前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从而确保火箭能按时发射。”
面对挑战,长征火箭准备好了吗?
将于今年实施的载人空间站核心舱发射任务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次应用性发射。本次任务是开展载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工作的基础,也是开展空间站建造的关键,直接影响后续货运飞船及载人飞船发射任务,意义重大。
“长征五号B为一级半火箭,是目前世界在役火箭中唯一一级半直接入轨的火箭,系统简洁、固有可靠性高,研制中攻克了大推力直接入轨精度控制技术难题,满足了有效载荷的高精度入轨要求。”姜杰说。
该型火箭采用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整流罩,在研制中突破了大整流罩分离控制技术,以满足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要求。
同时姜杰透露,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已突破“零窗口”发射技术,为后续开展空间站建造提供了技术基础。
根据我国空间站建设计划,将用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实现与核心舱的在轨交会对接。“零窗口”发射技术成为完成该任务的重要条件。
由于新一代运载火箭采用低温燃料,发射前流程复杂,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导致错过发射窗口。
姜杰说,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首次采用了卫星导航授时自主修正起飞时间的方法,将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零窗口”发射要求拓展为“窄窗口”,在确保入轨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火箭发射任务的适应能力。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2021—2023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计划完成一系列发射任务,发射密度前所未有。今年将有3枚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进场,其中2枚发射、1枚值班。
姜杰说,执行应急值班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出现应急情况时,可以第一时间执行空间站救援任务,保障航天员安全。同时为适应并满足后续任务需求,研制团队不断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进行适应性改进,涉及可靠性提升的技术状态更改达70余项。“该型火箭的飞行可靠性由原来的0.97提升至0.98,逃逸系统也得到了适应性改进。”她说。
姜杰透露,“十四五”期间我国还将持续推进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突破现有火箭的箭体尺寸以及发动机推力,以支撑后续更远距离的深空探测。这2型火箭的成功研制,将大幅提升我国航天器进入外太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