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亚湾实验项目三号实验大厅。金良快摄(新华社发)
8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在北京宣布,我国基础科学领域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介绍该结果的论文已于3月7日送交美国物理评论快报发表,其预印本也已在网上发表。该发现是对自然界最基本的物理参数的测量,被认为是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新的认识。
据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首席科学家、澳门赌场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贻芳介绍,中微子是一种不带电,质量极其微小的基本粒子,也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单元之一,共有三种类型,即电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在目前已知的构成物质世界的12种基本粒子中,占了1/4,在微观的粒子物理和宏观的宇宙起源及演化中同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中微子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即它可以在飞行中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通常称为中微子振荡。原则上三种中微子之间相互振荡,两两组合,应该有三种模式。其中两种模式自上世纪60年代起即有迹象,当时称作“太阳中微子之谜”和“大气中微子之谜”。之后这两种模式被发现和被多个实验证实。第三种振荡则一直未被发现,甚至有理论预言其根本不存在(即其振荡几率为零)。此次发现的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是利用我国大亚湾核反应堆群产生的大量中微子寻找到的。
(原载于《人民日报》 2012-03-09 0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