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0月15日揭晓。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思(Alvin E. Roth)和劳埃德·沙普利(Lloyd S. Shapley)凭借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方面所作的贡献分享这一奖项。
罗思1951年生于美国,1974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和商业管理系与哈佛商学院教授。
沙普利1923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1953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荣誉教授。
今年获此殊荣的两位经济学家分别从稳定匹配的抽象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两个角度,关注如何尽可能适当有效匹配不同市场主体,比如学生与学校,人体器官捐献者与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等。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奖金共计800万瑞典克朗(约120万美元),将由两名获奖者平分。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由两名美国经济学家斩获,分别是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以表彰他们在宏观经济领域所作的研究。
在诺贝尔系列奖项中,经济学奖不同于先前揭晓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和平奖,并非依照已故瑞典工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而由瑞典国家银行1968年创立。因此,其他奖项的奖金出自诺贝尔基金会,经济学奖则由瑞典国家银行支出。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今年揭晓的最后一个诺贝尔奖项。除和平奖外,其他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将于12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相关链接:
两名美经济学家分享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搭配”让社会更美好——中国学者解读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中新网:两位美国经济学家获得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阿尔文·罗思
劳埃德·沙普利
新闻背景:近五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与主要成就回顾
201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及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两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解答了许多有关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例如提高利率或减税将对国内生产总值和通货膨胀产生何种影响,中央银行调整通货膨胀目标将产生何种后果等。
2010年,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这三名经济学家凭借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摘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
2009年,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森。奥斯特罗姆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的分析”获奖,威廉森则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获奖。
2008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
2007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他们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做出了贡献。“机制设计理论”最早由赫维奇提出,马斯金和迈尔森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这一理论有助于经济学家、各国政府和企业识别在哪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效,哪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无效。